四平市教育局關于建立健全 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遼河墾區教育局,市直屬各學校: 為貫徹落實《吉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師德長效機制建設 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通知》精神,增強師德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師德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現就加強我市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成立師德建設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切實加強對師德建設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查處,主要負責人是師德建設工作第一責任人,有關職責落實到具體的職能機構和人員,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職能部門具體抓,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一致,齊抓共管的有效格局。各中小學校要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工作的首位,貫穿于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全過程,充分發揮學?;鶎狱h組織、廣大黨員在師德建設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做好表率,當好先鋒。學校工會、教代會和群團組織要緊密配合,形成加強和推進師德建設工作的合力。 二、強化師德教育,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把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開展經常性師德研討和交流活動,通過專題研討、經驗交流、學習反思等方式,聯系教師思想和工作實際,探討師德建設的難點、熱點問題。要豐富師德教育形式,用教書育人楷模、一線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詮釋師德內涵,引領教師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人才觀,培養健康人格和職業操守,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中小學教師隊伍。 三、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師德建設工作實效性。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教師師德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具體計劃,規定培訓任務,明確培訓內容,落實培訓措施,完善培訓管理,保證培訓的常規化和制度化。要把師德教育作為新任教師崗前培訓的必修課和重要內容,采取年輕教師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師德教育,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和手段。要將教育法律法規、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師德修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等列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強師德培訓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的比重。加強對校長、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的師德教育專項培訓,形成分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師德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大力宣傳引導,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師德宣傳工作,深入開展“名師志愿服務”、尋找身邊“最美教師”等學習宣傳活動,謳歌時代主旋律,傳遞社會正能量,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宣傳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反映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當代人民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弘揚高尚師德精神,借助報刊、電視、廣播以及網絡等媒體,大力樹立和宣傳優秀教師等先進典型的模范事跡,引導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師德建設工作,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社會氛圍。 五、實施考評結合,促進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并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充分利用“一評三考”和“四師一滿意”主題教育活動關于師德建設的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師德考核辦法和師德檔案制度。各中小學校要制定具體的師德考核實施細則,采取領導考核與教師考核相結合、年終考核與日常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在教師自評、家長和學生測評、教師互評、考核工作小組綜合評議的基礎上確定考核等次。考核結果一般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己私Y果存入師德檔案并報學校主管部門備案,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為不合格。要把師德考核作為校長任用、教師職務晉升、先進評定以及學校整體辦學水平評價的重要依據,在教師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以及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等工作中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 六、健全監督體系,有效防止失德問題滋生。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師德問題報告、師德年度評議、師德定期調查分析、師德自查自糾和師德輿情快速反應等制度,及時制定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政策措施。構建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通過領導檢查、教師互評、學生評議、家長反饋等途徑,及時掌握每位教師遵守師德規范和教書育人情況,預防和減少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發生。要面向社會公開師德舉報電話、設立師德舉報信箱等信息渠道,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進行監督。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師德建設作為考核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納入到督導評估范疇,將評估結果作為考核評估各地、各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 七、明確懲處標準,堅決遏制教師失德行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照省教育廳頒布的“六條嚴禁”,貫徹落實《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教師[2014]1號),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特別是對體罰學生、校外有償補課辦班、亂收費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經調查核實后要依照《處理辦法》給予相應處分。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人員要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對涉及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對師德建設工作不重視、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單位要限期整改。對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監管不力、拒不處分、拖延處分或推諉隱瞞,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學?;蚪逃鞴懿块T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八、完善激勵機制,促進形成重德養德良好風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師德建設的激勵機制,把師德表現作為評選省特級教師、國家和省級優秀教師、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名校長的必要條件。在職稱評聘工作中,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適當加分,在省人社廳和省教育廳專門設立的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特設崗位競聘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將師德建設作為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重要抓手,激發教育工作者創先爭優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九、深化師德研究,推動師德建設工作步入新常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加強師德建設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積極參與師德課題實驗,針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師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探索解決師德建設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方法和新機制,使師德建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教師。要發揮教育科研部門和學術團體在師德研究中的作用,形成深厚的師德研究氛圍,不斷促進師德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工作經驗與做法,鞏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成果,推動師德建設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常態化。 四平市教育局 2015年11月4日 |